三则推文,三十分钟,一场波及150国的贸易地震在全球开启!
7月31日的欢呼,特朗普再开启“关税新战”,然而自以为全球关税体系大洗牌之际,中国突围了!
30分钟3条贺电
7月31日,白宫正式宣布,签下酝酿半年的《全球对等关税行政令》。随后30分钟内,特朗普连发三条推文向全美“报捷”:“美国从‘死气沉沉’中复活了!没有关税,我们就得毁灭,但现在,全世界都在求着我们签协议!”
高调的宣布这份将于美东时间8月7日生效的关税新政,却是将世界切割成三个阵营。
“盟友俱乐部”,日本、韩国、欧盟等谈判国,税率锁定15%以下。“待定区”台湾(20%)、印度(25%)、越南(20%)等,税率虽高于“俱乐部”但仍有谈判窗口
而这第三个便是“孤岛”,未谈判国统一征10%基础税,若涉嫌“转口避税”则重罚40%。
不过从头到尾都仍旧有“重点打击对象”,加拿大税率飙至35%,巴西即将面临50%“惩罚性关税”。
实际看这三大阵营,美国这次目的很直接便是搞了个“双轨制”,如果愿意和美国谈妥了贸易协议,像英国那样的老盟友,就按原定税率走,基础10%,没啥大变化,但要是没谈拢的,那就先收10%的基础税,具体加税得看心情往上提。
甚至可以说,如今特朗普特意分化的“三大阵营”,他很满意。
不过虽然特朗普宣称这是“美国贸易的世纪胜利”,但现实却暗流汹涌,全球193个国家中,仅7国出现在“协议国名单”上,包括中国、印度、巴西等主要经济体集体缺席。
也就是说,如今特朗普的“关税闪电战”实际上是场豪赌。
关税“胜利”都是假象?
当特朗普大搞关税,无一例外地,通胀这把火指定烧起来:美国消费品八成靠进口,5月美国CPI已经涨到4.8%了,比年初高不少,现在关税一加,从衣服到电子零件全贵了。
举个例子,沃尔玛超市的亚洲货直接涨价15%-20%,普通家庭月支出可能多花小200美元。这通胀往上窜,普通人工资不涨,日子更紧巴了。
更糟的是,失业率也得冒头。特朗普说保护本土企业?但如今的关税却是对失业再度重创,美国工厂用进口原材料像钢铁、芯片,成本也会随着关税成本涨。比如福特汽车厂,从巴西进铁矿石。
如果税升到50%,生产成本涨了,要么裁人,要么涨车价。但5月份美国制造业PMI下滑到49.5,关税只会雪上加霜。
美国智库卡托研究所更是直接预测,若50%关税全面生效,美国进口商品价格将上涨23%,GDP增长将因此被拖累1.2个百分点。
紧跟若是美国企业库存已耗尽,成本上升将直接转嫁至消费者,2025年四季度美国通胀率可能突破4%”。
到处的不利,中国却是悄然行动了。
当特朗普高呼“胜利”时,中国海关总署悄然发布一组数据,2025年6月,美国原油对华出口归零,液化天然气连续4个月“断供”。
另外9000万美元的煤炭订单缩水至“几百美元零星交易”,得克萨斯州的能源商们开始裁员。
显然,中国的反制精准且迅速,能源上转向俄罗斯、沙特,管道天然气与长期协议填补缺口。另外这稀土牌依旧有效,中国库存自然不会贬值,但美国工厂停工一天损失千万美元。
况且中方提前囤货+出口创新高,贸易顺差反增,势必会将通胀压力甩回美国。
对于特朗普的手笔,中方很聪明,中国并未选择简单对等报复,而是深化了两条关键战线。一边继续通过WTO争端机制诉讼,同时扩大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应用范围。
更不必说,拒签美国协议的巴西总统卢拉立场鲜明:“主权经济政策不容勒索”。中国与南美共同市场深化大豆与新能源产业链捆绑,而南半球国家的集体沉默抵抗,预示着美国期待的“归顺名单”终将落空。
这也就解释了为何特朗普在关税生效前突然改口:我们与中国相处得很好”。中美虽在瑞典谈判中同意将24%对等关税暂停期延长90天,但核心分歧未解。
而美方要求中国恢复采购能源和大豆,中方则坚持美国须解除高科技出口限制,自然地,特朗普看似“关税胜利”,实际在这场博弈中,“关税大棒”已经出现裂痕。
所以特朗普的关税新政虽然叫喊的响亮,但本质却是用“交易式霸权”取代“规则式全球化”,而看似特朗普这三条“贺电”,闹得动静不小,但胜算并不多,毕竟中方早就强调,贸易战没有赢家,中方不愿打但也不怕打。
特别声明:以上内容(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)为自媒体平台“网易号”用户上传并发布,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。
Notice: The content above (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)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,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