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者 | 梳子姐
香港一纸判决,把宗家最隐秘的伤口撕成了广场。
21亿美元家族信托,宗馥莉被判“无权染指”,悉数归属三位同父异母的弟弟妹妹——宗继昌、宗婕莉、宗继盛。
更微妙的是,这并非宗庆后生前亲设,而是他授意长女宗馥莉代笔操办。换言之,宗馥莉亲手把父亲的天平,悄悄拨向了异母弟妹。
舆论哗然,我却只看见两个数字:151亿人民币,与0。
151亿,是信托折合人民币后的天文数字;0,则是杭州上城文商旅集团——娃哈哈名义上的第一大股东、国资代表——多年来拿到的分红总额。
荒诞吗?不,荒诞只是水面上的泡沫,深水区里游弋的,是更冷峻的质问:当宗庆后把娃哈哈的利润灌进家族信托时,国资的沉默,究竟是妥协,还是共谋?
杜建英赴美产子那年,宗馥莉正在加州读书。父亲的情事、异母弟妹的出生、信托的设立,她全程在场,全程知情。
三十年后,她试图推翻自己当年亲手埋下的伏笔,像极了一场迟到的复仇。
但法律不讲“忍辱负重”,只讲白纸黑字。香港法院认定:信托有效,受益人明确。宗馥莉败得彻底。
败诉的另一面,是三位私生子的“美国梦”照进现实:18亿美元即刻启程赴美,剩余3亿美元缺口,还需娃哈哈集团“补窟窿”。至此,娃哈哈的现金流,正以“遗产”之名,完成对美籍继承人的跨国输血。
疑点随之浮出水面:宗庆后凭什么能拿走151亿?
按娃哈哈股权结构,国资持股46%,宗庆后仅29.4%。若按正常分红,国资应得240亿,却从未落袋。那么宗庆后的151亿,究竟从何而来?
路径一:违规分红?国资沉默,分红规则成谜。
路径二:个人注资?151亿现金,远超其公开身家。
路径三:利润腾挪?——这是最接近真相的暗线。
宏胜集团浮出水面。这家由宗馥莉挂名的代工企业,实为宗庆后利润转移的“白手套”。
娃哈哈的订单、品牌、渠道,悉数注入宏胜;宏胜的利润,再通过隐秘股权结构,回流宗庆后个人。
信托的151亿人民币,不过是宏胜账上利润的“洗白”终点。而国资股东,从始至终被蒙在鼓里,或选择被蒙在鼓里。
宗家内斗是流量密码,但流量退潮后,真正的礁石才露出水面:
国资股东46%的股权,为何长期零分红?娃哈哈的利润,如何通过宏胜完成体外循环?21亿美元信托,是否涉嫌国有资产变相流失?
这些问题,比私生子的国籍、宗馥莉的复仇,更该被追问。毕竟,娃哈哈不是宗家的娃哈哈,它的第一滴血,刻着“国有”二字。
香港法院的判决,只解决了“钱归谁”,却未触碰“钱从哪来”。而国资的沉默,恰是这场遗产大戏里最吊诡的注脚——
当私生子们带着18亿美元远走太平洋时,国资代表是否会在某个深夜惊醒:那本属于国资的分红,究竟流向了谁的口袋?
答案或许藏在宏盛的账簿里,藏在宗庆后与国资股东的陈年协议里,更藏在一场迟到的全面审计里。
宗庆后已逝,但审计不能随他入土。毕竟,娃哈哈的瓶身上,除了宗庆后的签名,还印着“杭州上城文商旅集团”六个烫金小字。
那六个字,才是151亿信托真正的债权人。
-完-
笔不阿贵,文不奉承
yanbaoer2024
比较犀利的文我会发这个备号上
特别声明:以上内容(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)为自媒体平台“网易号”用户上传并发布,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。
Notice: The content above (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)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,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