随着各地高考本科批次录取陆续接近尾声,今年出现了一些与往年显著不同的现象,折射出高等教育招生格局的深层变化。
现象一:征集志愿频次显著增加
据公开资料显示,在本科批次录取中,多个省份的征集志愿轮次远超往年。例如,云南进行了6次征集志愿,黑龙江和广西也分别达到4次,这明显高于多数省份往年通常只有2次的数量。
现象二:降分录取幅度前所未有
降分录取的幅度之大,成为今年另一突出特点。以广西为例,其招生考试院公告明确表示,征集志愿“对所有未被录取考生开放,不受文化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限制”。
这意味着,在理论上,只要考生分数不为零,就有获得本科录取的机会。实践中,部分高校在征集志愿中因无人报考,甚至未能形成有效投档分数线。
这种大幅降分并非孤例。从云南、黑龙江、湖南等地公布的征集志愿投档线看,降分20分、40分以上的情况已屡见不鲜。
现象三:民办高校招生困境加剧
民办高校的招生压力在今年尤为凸显。部分民办院校高达60%以上的招生计划,完全依赖征集志愿阶段的降分录取才得以完成。
这深刻反映了考生及家长择校观念的转变:民办高校普遍高昂的学费,正日益成为影响其招生吸引力的关键制约因素,甚至可能是“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”。
可以预见,如果高校资源整合力度不足,招生规模维持高位,未来几年内,这种“征集志愿频发、大幅降分、民办承压”的招生现状恐将持续。
作为家长,上述现象至少为我们带来了三方面的深刻启示:
启示一:学业投入是长远价值投资
坦率地说,“双减”政策落地后,我曾真诚地拥抱“快乐学习”的理念,认为给予孩子充分自由,激发其内在学习兴趣是可行的路径。
然而,现实观察让我意识到此前的想法或许过于理想化。
无论是身边的同事还是孩子的老师,都在孩子的学业上倾注大量心力。
一个明显的趋势是:越是接受过高等教育、家庭条件优越的群体,对子女教育的投入越是“卷”得深入。
这个暑假,各类学科培训机构门庭若市,甚至商场内也涌现不少新机构,让人恍惚间感觉“双减”已成过去式。
回溯根源,若能在中小学阶段,尤其是早期就重视并投入孩子的学业基础培养,或许就能避免在高考时陷入多轮征集志愿的被动局面,也无需被迫选择学费高昂的民办院校。
从小开始的、有规划的学业投入,实质上是一项高回报的长期投资。 早期投入的时间与精力,恰恰是为了在未来省下巨额的教育成本——学业优异的孩子,确实能为家庭节省可观的高等教育支出。
启示二:“有大学上”不等于“上好大学”
征集志愿分数线的大幅下探,在理论上甚至实践中确实创造了“分数不为零即有学可上”的可能。
然而,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:“能上大学”与“能上理想的大学”之间,存在着难以逾越的鸿沟。
无论是心仪的专业还是向往的院校,在征集志愿的有限选择中,结果往往事与愿违。
因此,对孩子而言,在高考中争取尽可能高的分数,是保有选择主动权的核心关键。
如果目标仅仅是“有书读”,或许无需太多努力;但如果目标是进入匹配自身期望的优质院校和专业,则必须付出百倍艰辛。
更长远地看,随着社会对学历层次要求的持续提高,本科文凭正逐渐成为基础门槛。
若不在中小学阶段打下坚实的学业基础和掌握高效的学习方法,未来如何应对更高层次的学历提升挑战?
启示三:教育投资的性价比不容忽视
民办高校与公办高校在办学本质上并无根本差异,其核心区别在于学费的巨大差距。
民办高校当前的招生困境,直观反映了家长群体对教育投入产出比的理性权衡。
这种性价比考量,同样适用于中小学阶段的教育选择。
如果从小就将孩子送入学费不菲的民办中小学,而最终却未能考入理想大学,巨大的投入是否会面临“竹篮打水”的风险?
因此,我们需要转变一种心态:即认为将孩子送入民办学校(尤其寄宿制)由老师全权负责,父母便可高枕无忧。
取而代之的应是,家长积极参与,提供高质量陪伴和家庭教育,力求以更经济的方式实现最优的教育效果。
尽管民办中小学硬件条件优越,高额学费换来的“托管式教育”或许能省下部分培训费,但其效果因人而异,甚至可能因亲子疏离带来新的问题。
相反,家长若能用心投入,坚持日常的高质量陪伴和学业引导,其效果未必逊色,且能增进亲子关系。
今年高考录取呈现的三大现象,给我最深刻的触动便是:在孩子学业上持续投入心力,是家庭最具长远价值的投资方向。
这并非鼓吹无意义的“内卷”,而是强调早期规划、理性投入和有效陪伴的重要性。让我们一起共勉!
对此,您是如何看待的呢?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您的观点!
特别声明:以上内容(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)为自媒体平台“网易号”用户上传并发布,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。
Notice: The content above (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)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,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