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风声偏紧,避免失联,烦请大家同步关注一下我的小号“飞箭财经”
作者:余飞
01
半折抛售东莞,6折抛售惠州
去年做空东莞,今年又做空惠州,李嘉诚家族正在撤离内地。
去年7月份,李家庄以半价抛售位于东莞的“海逸豪庭”。该项目此前销售均价约2.3万元-2.4万元/平方米,高点时期的3万+,打折过后的销售价格降到了1.4万元,较之前的均价降了1万元,较高点时期,降价了超50%。
近日,则以6折价格抛售位于惠州的 泷珀花园。
据财联社披露:
按泷珀花园销售人员介绍的信息,以51平方米这一户型为例,相较于之前1.17万元/平方米的价格,当前7800元/平方米的售价,相当于打了66折。
不仅是普通商品房源,该楼盘叠墅房源的价格,也进行了下调。
销售人员告诉记者,目前叠墅销售单价在1.2万元-1.3万元/平方米左右。而据房天下数据,惠州泷珀花园2022年7月普通商品房对外销售均价约1.27万元/平方米,叠墅均价约1.64万元/平方米。以此计,与之前价格相比,该项目叠墅房源的折扣幅度也不小。
除了低价抛售东莞、惠州的项目外,今年5月份, 长实还将位于北京朝阳区东四环的“御翠园”项目推售新一批房源,该项目高层项目均价降至7万元/平方米,总价最低980万元起,较去年开盘价格下降近百万。
李嘉诚家族是出于怎样的考虑?
02
为何抛售
首先,这几个项目,即便降价卖,他也是赚得盆满钵满。
比如去年半价抛售的东莞海逸豪庭,地块是1999年拿的,囤地二十多年,早就翻了N倍。
比如北京的御翠园,地块于2001年以楼面价1750元/平方米购入,开发周期长达23年。
惠州泷泊花园,同样也是1999年拿的地。
囤地,是李嘉诚在内地的一贯打法。低价买地,拖长开发周期,等待地价上涨,然后卖出套现。
早在2014年,央视就曝光了李嘉诚在内地的一系列囤地行为。
按照内地的规定,开发商拿地未动工开发满一年的,按照土地出让或者划拨价款的20%征缴土地闲置费。未动工开发满两年的,无偿收回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。
但李嘉诚钻空子,每次拿地只开发一点点,拖长开发周期,如此便可以避免土地被收回的局面。
利用这种打法,李嘉诚在内地赚得盆满钵满。
2004年李嘉诚以1.2万元/平米拿下上海世纪汇广场,2016年作价200亿元卖给了人寿保险,获利124亿港元。
2001年李嘉诚以7亿元拿下北京逸翠园二期项目,2019年作价90亿元卖出。
2004年李嘉诚以1030元/平方米楼面价、总价21.35亿元拿下成都南城都汇项目,2023年以78.47亿元卖出,获得收益38.11亿元,
2011年李嘉诚以19亿元获得大连西港区黑嘴子码头商住地块,2019年以40亿元卖给了融创中国。
所以,即便他现在疯狂降价甩卖,也是一点不亏。
除了这个逻辑外,李家人抛售内地资产的另一个逻辑很显然:看跌。
尽管老李的行为,让人反感。但:
第一,这纯属商业行为,无可厚非。
第二,其精准的踩点,不得不让人佩服其作为老油条的毒辣眼光。
早在2019年年初,李嘉诚 就公开表达过自己的观点,“2019年经济形势非常复杂,许多国家GDP增长放缓,对全球经济前景要保持警惕,今年千万别炒房。”
同一年,大佬王健林更是发表过更决绝的目标:告别房地产,一平方米开发也不能有。
王健林有两个理由,一是房地产是强周期性行业,好几年差几年,在周期变化中很多企业死掉。
二是房子不是快消品,房地产的现金流不长远。一些企业在房地产行业活上几十年、上百年是可能的,但是市场销量萎缩后,行业里的企业数就会大幅减少。
2019年,美团王兴表示:2019年是最近10年最差的一年,也是未来10年最好的一年。
2022年8月,华为掌舵人任正非发表了一份内部讲话《整个公司的经营方针要从追求规模转向追求利润和现金流》,提出:
全球经济将面临着衰退、消费能力下降的情况,华为应改变思路和经营方针,从追求规模转向追求利润和现金流,保证渡过未来三年的危机。“把活下来作为最主要纲领,边缘业务全线收缩和关闭,把寒气传递给每个人……我们要看到公司面临的困难以及未来的困难,未来十年应该是一个非常痛苦的历史时期,全球经济会持续衰退。那么消费能力会有很大幅度下降,对我们产生不仅是供应的压力,而且还有市场的压力。
大佬们站得高看得远,该死,居然看得这么准。但这些如同暮鼓晨钟的话语,在当时又能够惊醒多少山河名利客?
叫醒了的,都见好就收,卖在了高点。而怎么都叫不醒的装睡人,则让自己当年凭运气赚到的钱这几年凭借实力吐了出来。
03
临深现状
那么,东莞、惠州现状如何?
东莞:
这两个城市,在上一轮牛市周期中,都被投资客疯狂爆炒过,尤其是东莞,除了林深之外,叠加其强悍的工业、经济、产业、人口实力,和无与伦比的区位优势(全国唯一一个夹在两个一线之间的城市)。
高点时期,东莞主城街道的东城、南城的项目,动辄4万/平米,靠近深圳和珠江的长安镇,4万+的楼盘也遍地都是。4万均价并不是东莞房价的天花板,东莞房价的天花板在坐拥华为的松山湖,松山湖的价格一度冲破了7万元。
吹起来的泡沫,跟随宏观大势,在2022年开始消融。
如今的东莞,均价已经跌破1.5万元。
制图:城市财经;数据:东莞市住建局
松山湖高新区相较于高点跌了四分之一,虎门、长安跌超三分之一。
4万以上的片区,没有。3万以上仅剩下松山湖高新区。2万以上仅剩下南城。其余均在两万以下。
从跌幅角度来看,厚街镇跌幅第一,高达56%。莞城街道跌幅也超50%,万江街道、南城街道、高埗镇、黄江镇、石碣镇、石龙镇、黄江镇、道滘镇、塘厦镇跌幅均超40%。
跌幅超30%的镇街数量22个。
惠州:
根据澎湃 新闻、房天下等权威媒体分析,惠州房价在2016年至2018年达到阶段性高点,核心驱动力是深圳外溢需求与粤港澳大湾区概念炒作。
2015年后,深圳房价快速上涨,大量投资者及刚需客涌入惠州大亚湾、惠阳等临深板块,推动成交量和价格爆发式增长。
2016年惠州楼市呈现 “量价齐升” 态势:全市新房成交均价突破万元大关,部分临深区域涨幅超50%。
2016年惠州首次出现单盘销售额超百亿的项目(如星河丹堤等),同时 “2 字头” 房价在大亚湾、惠阳等区域成为常态。
中指研究院数据显示,2017年惠州五大热门区县(惠城、惠阳、大亚湾等)成交均价普遍破万,其中惠阳、大亚湾领跑,均价达12000元/㎡以上。
相比2015年前的5000–6000元/㎡均价,2016–2018年惠州房价整体涨幅约50%–100%,成交量也位居全国三四线城市前列。
再看来自官方的数据,惠州市统计局披露:
惠州市的商品房销量见顶于2020年,当年卖出了1838.14万平方米商品房,之后一路下滑,去年仅销售885.04万平方米,相较于高点下跌了52%、
商品房销售额同样见顶于2020年,当年的商品房销售额高达2126.68亿元,去年跌至772.71亿元,较高点下跌了63.7%。
以这两个数据计算的均价来看,2010年惠州全市均价4960元/平方米,2016年开始快速上涨,当年逼近8000元,2020年冲破万元,2021年逼近1.2万元,之后开始下跌。
去年惠州全市均价跌至8731元/平方米,较高点下跌了26.8%。
制图:城市财经;数据:惠州市统计局
这个跌势,仍未止住。
克而瑞深圳区域披露:
2025年6月份,惠州 网签均价 约8094元/㎡,环比下降5.8%,同比持续下降33.4%,跌至近9年来历史最低位。
分区域来看,惠州主城区惠城区均价跌破万元,爆炒过的大亚湾均价跌至8269元。
东莞、惠州的房价波动给我们的启示是:
远离纯投资属性的概念片区,远离泡沫,或许是穿越周期的唯一路径。
原创不易,辛苦动一动你的小指头,在文章右小角点个在看、点个赞。欢迎分享出去,让更多的人看到。
转载、广告投放、加读者群,加微信:593594349(备注来意,否则不通过)
特别声明:以上内容(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)为自媒体平台“网易号”用户上传并发布,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。
Notice: The content above (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)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,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.